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大小
肺结节的直径是重要的判断依据之一。通常情况下,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大多为良性,但需要随访观察;直径在5-10毫米之间的结节,可能存在恶性风险,建议密切监测;直径超过30毫米,恶性可能性较高,应考虑进一步诊断措施,例如组织活检。
2.边缘形态
良性结节通常具有清晰光滑的边界,而恶性结节更倾向于呈现毛刺状或分叶状边缘。毛刺状边缘是由于肿瘤细胞侵袭周围组织引起的特征,分叶状形态则提示结节内部生长不均匀。
3.密度特点
根据影像所见,肺结节可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多数与早期腺癌相关,尤其是当其直径较大或伴有增长时;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与其大小直接相关;部分实性结节因包含实性成分,恶性风险较高。
4.增长速度
通过多次影像检查观察肺结节的体积变化是评估的重要手段。恶性结节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而良性结节通常变化缓慢或者长期保持稳定。一般而言,恶性结节的倍增时间多在20到400天之间。
5.患者相关风险因素
包括吸烟史、职业暴露(如石棉)、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年龄、家族史以及居住环境等。如果患者具有多项高危因素,肺结节的恶性可能性增加,应提早干预。
医疗机构通常会采用肺结节风险评分体系(例如Fleischner指南)指导后续管理。对于低风险人群,可定期复查影像;对于高风险人群或高度可疑结节,应尽早进行PET-CT、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性质并决定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