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瘦型营养不良以及常见病因

2025-01-2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病情分析:消瘦型营养不良是一种由于长期缺乏足够的热量摄入导致的身体状况,表现为体重显著低于正常标准。其常见病因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饮食不足、吸收障碍和代谢异常等。

1.饮食不足:长期摄入热量和营养物质不足是消瘦型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这可能是由于经济困难、饮食习惯不良或食物供应不足引起的。例如,全球约有8.2亿人面临饥饿,其中许多人因此而出现营养不良症状。

2.吸收障碍:一些疾病如慢性肠炎、乳糜泻和胰腺功能不全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身体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这些吸收障碍性疾病常常伴随腹泻、腹痛等症状,使得营养不良问题更加严重。

3.代谢异常: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慢性传染病会使代谢率增加,导致热量消耗过快,即便摄入足够的食物也难以维持正常体重。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增加20%-30%,这会显著提高日常热量需求。

4.精神心理因素:厌食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障碍也会导致食欲减退,影响营养摄入,从而引发消瘦型营养不良。研究表明,约30%-50%的厌食症患者会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

5.社会环境因素:战争、自然灾害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也会导致食物短缺和营养供应不足,造成大范围的营养不良问题。例如,在战乱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率往往超过20%。

消瘦型营养不良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饮食结构的调整、吸收障碍的治疗和代谢异常的控制,同时也需关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