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化妆品接触性皮炎通常分为两类: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化学物质直接损伤皮肤屏障功能所致,其发病率相对较高;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则是由个体对某些特定成分产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病时间较长且病情较重。
2.研究显示,大约10%-25%的人群曾经历过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其中女性更易受到影响,因为她们通常使用更多的化妆品及护肤产品。
3.常见的致敏成分包括香精、防腐剂、染料以及若干植物提取物。例如,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甲醛释放剂等常被认为是引发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
4.症状多发生在面部、颈部、手部等经常接触化妆品的部位。轻者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干燥、轻微脱屑;重者则可出现明显的水疱、渗液甚至继发感染。
5.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停用可疑产品、外用抗过敏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软膏)以及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进行斑贴试验以明确致敏原也是诊治中的重要步骤。
预防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关键在于选择温和、成分简单的产品,尽量避免含有已知致敏成分的化妆品。首次使用新产品前,可先在耳后或内臂少量试用,以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