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光敏性皮炎的发生机制:
当皮肤暴露于紫外线(主要是UVA和UVB)时,一些体内或外来的化学物质会产生光毒性或光变态反应,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发炎症。
2.常见致病因素:
内在因素:一些药物如四环素类抗生素、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
外在因素:一些植物(如芹菜)、香料(如柠檬油)、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以及防晒产品中的某些化学物质。
3.光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暴露于阳光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并伴有明显的瘙痒。
症状常出现在面部、颈部、手臂等直接暴露于阳光的部位。
4.诊断和治疗:
通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光照试验可初步诊断光敏性皮炎。
治疗包括避免日晒、使用广谱防晒霜和遮挡衣物。
用药上可以选择局部或口服抗组胺药,严重者可能需要使用类固醇药物。
光敏性皮炎主要是由紫外线照射和特定化学物质反应引起的,应注意减少日晒并避免接触已知的易感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