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抗体检测:在感染初期,人体可能尚未产生足够的抗体,因此抗体检测并非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血清和脑脊液中狂犬病病毒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支持病例诊断,但一般用于晚期或已经接种疫苗的个体。
2.直接荧光抗体检测:这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检测感染动物的脑组织。在临床活体诊断中,对皮肤活检样本(如颈部毛囊)进行检测可提供一定的信息。
3.病毒分离及PCR检测:通过对唾液、尿液或脑脊液等样本进行病毒分离或PCR检测,可有效识别狂犬病毒的存在。这些方法在技术上较为复杂且需要专业实验室支持。
4.临床症状观察:由于狂犬病的典型症状较为明显,如恐水、怕风等,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也有助于诊断。
狂犬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几乎总是致命的。任何被怀疑接触狂犬病毒的情况都应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理,而不等待实验室结果确认。采取及时的医学措施和预防策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