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二甲双胍:这是一种常见的降糖药,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研究显示,大约10-30%的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会经历胃肠道不适,如腹泻和腹胀,较少出现便秘问题。
2.磺酰脲类药物:此类药物通过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在临床实践中,这类药物与便秘的关联并不显著,虽然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
3.DPP-4抑制剂:这种药物通过抑制DPP-4酶增加体内GLP-1水平,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血糖水平。该类药物通常对胃肠道的影响较小,便秘发生率也较低。
4.SGLT2抑制剂:这种降糖药通过抑制肾脏中的SGLT2蛋白,增加尿糖排泄以降低血糖。尽管其主要副作用是生殖泌尿系统感染,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包括便秘。
5.格列奈类药物:这种药物通过短效刺激胰岛素快速释放来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格列奈类药物的副作用与胃肠道相关的报道相对较少,其中便秘也不是常见问题。
6.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不会直接引起便秘,但个别患者可能因生活方式改变或饮食调整而影响排便习惯。
大多数降糖药物不会直接引起大便费力,但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包括便秘。若在服用降糖药期间出现大便费力的情况,建议首先评估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和定期运动,以改善便秘问题。如果症状持续,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