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常见的10种舌象,以及临床表现有什么

2024-11-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常见的脾胃问题可以通过观察舌象来进行初步判断。以下是脾胃常见的10种舌象及其临床表现:

1.淡白舌:舌质颜色较正常舌色淡白,通常伴有齿痕。临床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四肢冰冷,提示气血不足或阳虚。

2.红舌:舌质通红,多见于内热。临床表现为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便秘,提示脾胃有热症或阴虚火旺。

3.绛紫舌:舌质呈紫红色,多见于瘀血阻滞。临床表现为胸闷、刺痛、腹胀,提示脾胃气滞血瘀。

4.胖大舌:舌体肥厚宽大,多伴有齿痕。临床表现为浑身乏力、头重如裹、食欲不振、浮肿,提示脾虚湿阻。

5.薄白苔:舌面覆有一层薄而均匀的白苔。临床表现为轻度消化不良、食欲差,提示脾胃功能稍弱。

6.厚白苔:舌面覆盖较厚的白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苔腻,提示脾胃湿困。

7.黄苔:舌面覆盖黄色的苔。临床表现为口干、口苦、便秘、尿黄,提示胃热炽盛或湿热内蕴。

8.灰黑苔:舌面覆盖灰色或黑色苔,多见于严重疾病或慢性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口渴、便秘、腹痛,提示脾胃虚寒或阴寒内盛。

9.裂纹舌:舌面出现裂纹,多见于阴液亏损。临床表现为口干、口渴、不思饮食,提示胃阴不足。

10.点刺舌:舌面有小红点或刺状突起。临床表现为口干、心烦、多梦、失眠,提示脾胃气滞血瘀兼有热毒。

观察舌象可提供脾胃健康状况的线索,但不能替代专业诊断和治疗。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