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感染因素:手术后的伤口未愈合常见于局部感染。感染会导致局部组织炎症、水肿,从而延缓愈合。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红肿、疼痛加剧、分泌物异常等症状来判断。如果确认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或局部抗菌药物。
2.局部血供不足:肛周区域血液循环较丰富,但某些患者因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或手术方式可能影响局部供血,进而影响伤口修复。若怀疑血供问题,可通过改善全身循环功能、控制糖尿病等措施来帮助恢复。
3.伤口护理不到位:术后如果没有按照医嘱进行合理清洁和换药,可能导致污物滞留、细菌滋生,从而阻碍愈合。建议每日用温盐水或医生推荐的药液清洗伤口,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药品。
4.饮食因素:痔疮术后需要注意饮食调节,如果患者长期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或纤维摄入不足,可能导致排便异常,加重局部创面负担。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促进大便通畅,减少对伤口的机械性刺激。
5.个体差异及慢性疾病:某些患者由于年龄大、营养状态差或合并慢性疾病(如贫血、免疫力低下),也会延迟伤口愈合。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营养支持治疗,如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
6.反复创伤或摩擦:频繁剧烈活动或久坐可能导致伤口受压、摩擦,从而难以形成新的肉芽组织。术后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提重物,同时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
若经过调整仍无法改善,应及时到医院复查,并根据具体情况接受进一步评估,如检查是否存在瘘管、窦道或其他手术并发症,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