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能量缺口:减肥时通常会减少热量摄入。初期,身体感受到能量不足,从而引发饥饿感,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旨在促使摄入更多食物以维持能量平衡。
2.激素调节:饥饿感由多种激素调节,包括增进食欲的激素如胃饥饿素。在刚开始改变饮食习惯时,这些激素可能会短暂失衡,使饥饿感增强。但随着新饮食习惯的持续,一些激素水平会逐步调整并趋于稳定。
3.基础代谢率:在减肥过程中,基础代谢率可能会下降,因为身体试图保存能量。这一过程会使得之后感到饥饿的频率和强度减少。
4.饮食组成:许多减肥计划包括高蛋白质或高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有饱腹感,可以降低饥饿感。随着身体对这些食物的摄入习惯化,饱腹感会变得更加显著。
5.心理因素:心理适应在减肥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减肥的推进,个体可能对饮食和饥饿的焦虑程度有所下降,从而导致饥饿感的主观体验减弱。
长期来看,身体会调整能量需求、激素分泌及心理适应,因此在减肥后期,即使摄入较少的食物,也不容易再次感到严重饥饿。合理规划饮食和保持均衡营养是长期控制饥饿感的关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