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排查身体感染因素:
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轻度全身炎症反应。如果有细菌感染或合并其他感染(如咽喉部感染),可能会引起低热和夜间盗汗。
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检测等筛查有无明显感染迹象。
2.考虑过敏性因素: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夜间暴露于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可能触发免疫反应,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为出汗和体温调节异常。
需注意卧室环境清洁,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并远离已知过敏原。
3.观察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的鼻塞可影响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平衡,部分患者可能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多汗、体温波动。
调节鼻腔通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用激素喷剂,以减轻鼻炎症状。
4.确认是否药物相关:
部分治疗鼻炎的口服抗组胺药、鼻减充血剂等可能引起副作用,如心率加快或代谢率增加,从而诱发夜间出汗。
若怀疑与药物相关,应及时向医生咨询,调整用药方案。
5.监测全身疾病的可能性:
夜间出汗和体温升高除了可能与鼻炎相关,还需警惕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病变。
如有长期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胸片、甲状腺功能筛查等。
对于上述情况,应积极就医,由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以便对症处理。夜间适当保持卧室通风、调整室内温湿度,同时注意不要过度捂被子,这样能缓解不适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