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肛裂
多见于排便干燥或便秘的儿童。
由于粪便过硬,导致肛门皮肤撕裂,引起少量鲜红色血丝,通常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擦拭时卫生纸上带血。
排便时可能伴有疼痛,孩子表现为哭闹或明显不适。
2.食物过敏或乳蛋白过敏
对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可能导致肠道炎症,诱发大便带血。
血液颜色一般较暗,可能混有黏液,同时伴有腹泻或便次增多。
3.感染性腹泻
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可能导致便血。
常伴随发热、呕吐、腹痛或脱水等症状,大便可能呈鲜红、暗红或果酱样外观。
常见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菌和轮状病毒等。
4.痔疮或直肠息肉
虽然少见,但一些宝宝可能因为痔疮或小型直肠息肉而出现便血。
血液通常为鲜红色,不混合于粪便中,且没有严重的不适症状。
5.其他较少见的原因
脱肛:若宝宝排便用力过猛,可导致直肠部分脱出,引起轻度出血。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问题(如血小板减少)也可能引发出血,但通常会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容易形成瘀斑或牙龈出血。
建议在观察宝宝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发热、腹痛、精神状态)的基础上,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必要的血液化验、便常规及肠镜检查等,以明确具体病因。如有持续性出血、大量失血或明显的全身不适,需立即前往医院急诊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