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准备工作:确保被测者在一个舒适且稳定的位置,通常为坐位或卧位。清晰了解每个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以便识别异常。
2.测量工具:使用角度计、倾斜仪或专业的测量仪器。角度计是一种常见的工具,类似于圆规,能够直接测量关节形成的角度。
3.标记参照点:在皮肤上标记相关的解剖位置,如骨突、关节轴心等,以便准确定位测量起始和结束点。
4.初始位置记录:将关节置于自然放松状态,记录起始位置角度。这是关节活动的起始点,也是测量的基础。
5.动作指导与辅助:指导并协助被测者进行关节活动,全程保持测量工具的正确位置以避免误差。逐步增加活动幅度,注意观察其舒适度与疼痛情况。
6.最大活动度记录:当达到最大活动范围时,固定测量工具并记录测量结果。此数值为该关节的最大活动度。
7.数据分析与报告: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参考值,以判断关节活动是否正常。分析可能存在的功能障碍或限制,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测量过程中需确保精确性,同时考虑被测者的舒适度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