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治疗:最好选择对心脏影响较小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此类药物相对安全,不会加重心脏负担。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能适合一些患者,但需谨慎使用并咨询医生。
2.物理降温:通过多喝温水、温水擦浴或使用风扇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有助于降低体温。这些方法能有效促进散热,同时不直接作用于心脏。
3.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发热的潜在感染或炎症给予适当治疗。例如,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等。在处理病因的同时,体温也会逐渐下降。
4.监测心脏状况: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和心律,尤其是在发热期间。发热可能导致心率增加,应密切观察以防止心脏负担过重。
房颤患者在发热时,应选用对心脏影响较小的退热方法,并关注潜在病因。同时,监测心脏状况是关键,以确保整体健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