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胃容量的调整:长期减少进食量会导致胃的可扩张性降低,即胃容量变小。这种情况下,少量食物即可让人感到满足,不易产生饥饿感。
2.代谢率的变化:在减肥过程中,基础代谢率可能会有所下降。由于能量需求减少,人体可能不再需要大量摄入热量以维持生理功能,从而降低对食物的需求。
3.激素水平的调节:控制饮食和减轻体重会影响调节食欲的激素,如瘦素和胰岛素。这些激素在体内的变化可能会抑制饥饿信号,使人较长时间不感到饥饿。
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可能对食欲产生影响。当个人意识到自己成功减重,他们可能会更有动力保持这一状态,从而潜意识地抑制了自己的食欲。
如果持续出现食欲明显减退且无饥饿感的现象,应留意是否伴随其他健康问题,如疲劳、情绪低落或免疫力下降等。均衡饮食仍然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需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