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肛门周围:艾灸肛门周围的皮肤,可以直接温热患处,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
2.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方,距离肛门约一指宽的位置。长强穴是督脉的起始穴,艾灸此穴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痔疮引起的不适。
3.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的分叉处。承山穴属于膀胱经,艾灸此穴可以帮助缓解肛门及直肠部位的压力,有利于痔疮的康复。
4.至阴穴:位于脚趾末端的小趾外侧。至阴穴也是膀胱经上的穴位,艾灸此穴可以加强全身的气血循环,从而间接缓解痔疮症状。
5.腰俞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缘旁开约两指宽。艾灸腰俞穴可以增强下焦的气血流动,缓解局部瘀滞现象。
艾灸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应当配合其他措施如饮食调理、便秘预防等进行综合治疗。在使用艾灸时,需要注意掌握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免烫伤皮肤或引起其他不适。同时,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以确保安全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