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食管是什么意思

2024-11-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巴雷特食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食管下段的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变化。从本质上看,这种病变与长期胃酸反流有关,并且可能增加食管腺癌的风险。

1.巴雷特食管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胃酸反流。长期的胃酸反流会导致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细胞被柱状上皮细胞取代,这是身体对胃酸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这种适应性反应会增加细胞异常增生和癌变的风险。

2.统计数据显示,约10%-15%的慢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发展为巴雷特食管。并且,巴雷特食管患者中大约0.5%-1%每年会进展为食管腺癌。因此,早期诊断和定期监测对于这些患者尤为重要。

3.临床表现方面,巴雷特食管往往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但常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如烧心、反酸和吞咽困难等。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程度成正比。

4.诊断巴雷特食管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及活检。在内镜下,巴雷特食管通常表现为食管下段的颜色和组织结构改变。通过活检可以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柱状上皮细胞,以及是否有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

5.治疗方面,对已经确诊的巴雷特食管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以控制胃酸分泌和减少胃酸反流。同时,对于存在高级别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患者,可以考虑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以预防癌变。

巴雷特食管与长期胃酸反流密切相关,具有潜在的恶变风险。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定期监测,可以显著降低其癌变的几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