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确保使用合适的氧气设备:对于气管切开病人,通常会使用湿化器和带有氧气接头的吸氧导管。湿化器可以加湿氧气,防止干燥的氧气刺激气道。
2.连接氧气源:将吸氧导管的一端连接到湿化器的出气口,另一端固定在气管切开的导管上。氧气流量一般设置在3-5升/分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
3.定期更换并清洁设备:保持氧气设备的清洁至关重要。湿化器每天应更换一次,吸氧导管每7天更换一次。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确保病人吸入的氧气是洁净的。
4.监测血氧饱和度:利用脉搏血氧仪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确保其维持在正常范围(95%-100%)。若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及时调整氧气流量或进行其他医疗干预。
5.注意体位调整:为了促进有效的呼吸和氧合作用,病人应保持半卧位(30°-45°),防止分泌物积聚在气管内。
6.防止感染:气管切开病人容易受到感染,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后必须彻底洗手,佩戴无菌手套,定期检查伤口并进行消毒处理。
气管切开病人在吸氧时,需要注意氧气设备的选择、连接与维护,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和防止感染以保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