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保守治疗:
a.小于10毫米的血肿:对于较小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通常采取保守治疗。病人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和定期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血肿是否有增大趋势。
b.无明显症状:如果血肿未导致明显临床症状,可通过定期随访和影像学评估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c.药物治疗:可使用药物如甘露醇、利尿剂等,帮助降低颅内压并促进血肿吸收。
2.手术治疗:
a.钻孔引流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头骨上钻一个或多个小孔,将血肿引流出来,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b.开颅手术:对于较大或复杂的血肿,或者合并有其他脑部损伤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开颅手术,以彻底清除血肿并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
c.内镜辅助手术:利用内镜技术,可以更精准地定位血肿,并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血肿的大小、位置、患者的症状以及整体健康状况。密切观察和早期干预是管理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