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脏的过滤和重吸收能力显著下降,导致钙离子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减少。这一过程直接影响血钙水平,使其降低。
2.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肾脏中存在一种酶,负责将维生素D转化为其活性形式,即1,25-二羟基维生素D3(也称为骨化三醇)。急性肾衰竭时,这种酶的活性减弱,导致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减少,从而影响钙的肠道吸收。
3.高磷血症: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脏排泄磷的能力降低,导致血液中磷酸盐浓度升高。高磷血症通过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进一步降低了血液中的游离钙浓度。
4.副甲状腺素(PTH)反应迟缓:虽然低钙通常会刺激副甲状腺分泌更多的PTH以增加钙的释放,但在急性肾衰竭期间,这一调节机制可能受损,导致血钙水平难以迅速恢复。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低钙主要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高磷血症以及PTH反应迟缓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