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会引起尿结石吗

2024-10-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路感染确实可能引起尿结石的形成。具体来说,细菌感染会改变尿液的化学成分,从而增加结石的风险。

1.细菌类型:某些细菌,如产尿素酶的细菌(例如变形杆菌),能够分解尿素生成氨,提高尿液的pH值,从而促进磷酸盐和镁铵结石(称为感染性结石或鸟粪石)的形成。这类细菌感染在尿路结石患者中大约占到10-15%。

2.尿液pH值变化:正常情况下,尿液的pH值为4.6至8.0之间。感染可导致尿液碱化(即pH值上升),而碱性的尿液环境有利于某些类型的结石形成,如磷酸钙和鸟粪石。当尿液pH值高于7时,尿路感染引发结石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3.尿流阻塞: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尿路的炎症和阻塞,从而使尿液流动减慢或停滞。这种情况会使尿液中的矿物质更容易沉淀并形成结石。研究显示,尿路阻塞与反复感染的人群中,尿石症发生率显著提高。

4.尿液成分改变:尿路感染可增加尿液中一些矿物质和代谢产物的浓度,例如钙、磷酸盐等。这些物质在高浓度条件下,更容易结晶并形成结石。调查数据显示,在存在尿路感染的情况下,尿液中钙的排泄量可增加20%至30%。

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对于减少尿结石的风险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就医是有效避免复杂尿路问题的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