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药理作用:
扑热息痛: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达到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中枢。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外周和中枢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具备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中枢和外周均有表现。
2.适应症:
扑热息痛:常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及关节痛等。同时,也用于发热患者的退热治疗。
布洛芬: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经痛、肌肉痛及风湿性疾病引起的关节痛。布洛芬也用于发热患者的退热治疗,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
3.副作用:
扑热息痛: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可能引起肝毒性。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及过敏反应。
布洛芬:可能诱发胃肠道反应如胃痛、恶心、呕吐甚至胃溃疡。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如高血压、心脏病发作及中风。
4.使用注意事项:
扑热息痛:需避免与含有相同成分的其他药物联用,避免超剂量服用。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布洛芬:存在胃肠道疾病、出血倾向及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药物,并遵循医嘱服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