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血管痉挛:约30%到70%的SAH患者可能发生脑血管痉挛。这种情况一般在出血后的3到10天内出现,导致脑血流减少,进而引起脑缺血和梗死。
2.再出血:在首次出血后的前24小时内,约有4%到15%的患者可能再次出血,再次出血会显著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
3.水肿性脑损伤:由于出血导致的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的破坏,可能引起脑组织水肿,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升高,甚至引起脑疝。
4.急性脑积水:约15%到20%的SAH患者可能在急性期发生脑积水。此时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室扩大和颅内压增高,需要紧急处理。
5.迟发性脑积水:大约25%的患者在康复阶段可能发生迟发性脑积水,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步态不稳及尿失禁等。
6.癫痫发作:大约6%到15%的SAH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尤其是在急性期或有脑实质损伤的情况下。
7.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是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发病率在30%到50%左右,可能因为脑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
8.心肌损伤:由于出血引起的应激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肌损伤,包括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9.肺部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针对上述并发症,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早期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如药物治疗、手术或支持疗法,有助于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