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诊断: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主要的检查方法,有助于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扩展范围。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有助于鉴别肿瘤类型和发现钙化及出血情况。
病理学检查:
手术切除或活检后进行组织学检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级。
2.治疗:
手术治疗:
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减少肿瘤负荷,同时尽量保护正常脑组织功能。
放射治疗:
术后常规进行放射治疗,尤其是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可延长生存期。
化学治疗:
一线药物为替莫唑胺,通过与放疗联合应用,提高疗效。
对复发性胶质瘤,可考虑贝伐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
3.预后与随访:
定期随访:
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MRI检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进展。
多学科团队管理:
包括康复治疗、心理支持等,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定期随访和多学科协作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