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促进血液循环:
艾灸能够温热肌肤,并通过热力传导使得血管扩张,从而促进局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这对于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具有显著效果。
2.增强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艾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调节身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
3.减轻疼痛:
艾灸通过刺激穴位,能够释放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如内啡肽,进而产生镇痛效果。因此,艾灸常用于缓解关节炎、腰痛等慢性疼痛。
4.调节内分泌:
艾灸可以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及内分泌器官,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从而改善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内分泌失调相关问题。
5.改善消化功能:
艾灸可通过刺激胃肠道相关穴位,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酶的分泌,从而帮助消化,缓解便秘和腹泻等问题。
6.预防疾病:
艾灸有助于强化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冒等常见病。在季节交替时进行艾灸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7.舒缓压力:
艾灸通过调节神经系统,能够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升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艾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但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在进行艾灸前,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咨询专业医生,以避免不当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艾灸期间需注意皮肤保护,避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