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外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眼部受到直接撞击、割伤或其他物理损伤,导致角膜及邻近组织的血管破裂出血。
2.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引发角膜溃疡,继而引起角膜出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和绿脓杆菌。
3.干眼症:长期干眼症会导致角膜表面破损,增加感染风险,引起局部小血管破裂而出血。
4.结膜下出血:虽然主要发生在结膜下,但如果出血量大,血液可能扩散至角膜区域。结膜下出血常由高血压、凝血障碍等全身性因素引起。
5.角膜退行性变:如角膜营养不良或角膜基质中沉积了异常物质(如晶状体脱位),可能导致角膜基质中的血管异常扩张和破裂。
6.手术并发症:眼科手术,如白内障手术、角膜移植等,可能因操作不当或术后恢复不佳,引发角膜出血。
7.自体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可引起眼部慢性炎症,进而影响角膜血管,导致出血。
若出现眼角膜出血,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防止进一步损害视力。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避免外伤和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有助于预防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