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倒和站起来后感到头晕目眩是怎么回事

2024-11-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躺倒和站起来后感到头晕目眩的现象,通常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这是一种由于姿势改变而引起的短暂血压下降,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

1.血压调节机制:人体内有一套精密的血压调节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神经系统。当姿势突然变化时,这些系统需要迅速调整,以确保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当调节不及时或不足时,就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于一般人群,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约为5%至30%。

2.常见诱因:

脱水:身体缺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使血压更容易下降。

药物:某些降压药、利尿剂和抗抑郁药等可能干扰血压调节。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降低及神经调节功能减弱,更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疾病因素: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帕金森病等疾病可能影响血压调节。

3.诊断与症状:体位性低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视力模糊、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通过测量患者在不同体位(平卧和直立)下的血压,可确认诊断。一般认为从平卧到直立后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4.预防与治疗:

增加盐分摄入:适当增加饮食中的盐分,有助于提高血容量。

定期运动: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有助于改善血压调节能力。

逐步变换姿势:避免突然从躺姿转换为站姿,先坐起再缓慢站立。

穿戴弹力袜:可帮助维持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压过度下降。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症状频繁或严重,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疾病因素并获得专业指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