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药物治疗:
短期使用处方安眠药,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或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帮助缓解急性失眠,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抗抑郁药如曲唑酮和米氮平可能对一些伴有焦虑或抑郁的失眠患者有效。
2.认知行为疗法(CBT-I):
改变对失眠负面认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睡眠观念。
睡眠限制:减少床上醒着的时间,以增加睡眠效率。
刺激控制:仅在困倦时上床,避免在床上做其他活动,如看电视或工作。
3.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和入睡,即使在周末也保持一致。
饮食注意:避免咖啡因、酒精和高糖食物,特别是在晚上。
体育锻炼: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但避免在临近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4.管理压力:
放松训练:瑜伽、冥想和深呼吸练习可有效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策划时间:规划每日任务,避免因为未完成工作而引发焦虑。
长期失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因此需尽早干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改善睡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