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胆汁反流性胃炎:
1.胃内胆汁反流:通常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反流入胃中。
2.症状:经常表现为上腹部烧灼感、恶心、呕吐以及胃部疼痛等。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体重减轻和食欲不振。
3.诊断: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发现胃黏膜充血、水肿,有时还伴随糜烂或溃疡。胃液分析可检测到胆汁成分。
4.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变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胃食管反流:
1.胃内容物反流:病因主要是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或功能异常,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2.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酸,有时伴有吞咽困难、咳嗽和喉咙痛。
3.诊断:常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压力测定和内镜检查来确诊。患者可能会显示出食管黏膜损伤或炎症。
4.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促胃动力药,以及生活方式干预,如减少高脂肪饮食、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抬高床头等。
综合来看,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涉及十二指肠内容物(特别是胆汁)反流入胃,而胃食管反流则涉及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两者的症状虽然有些相似,但由于发生部位和具体病因不同,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