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感染的原因:当皮肤屏障受损,病原体容易进入体内,引起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厌氧菌。
2.风险因素:
伤口污染:外伤发生在脏污环境中,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系统低下: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较弱,更容易感染。
不恰当的伤口处理:如未及时清洗和消毒伤口,没有正确使用抗生素。
3.临床表现:
红肿热痛:感染部位变红、肿胀、发热和疼痛。
化脓:出现脓液,伤口周围皮肤可能有脓包。
全身症状:严重感染可引发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
4.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观察和触诊判断感染情况。
实验室检查:取样分析,如细菌培养,确定致病菌种类。
5.治疗措施:
清洁伤口:彻底清洗并消毒伤口,去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通常口服或静脉注射。
手术干预:对于脓肿形成的严重感染,可能需要手术引流。
面部外伤后感染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防止进一步扩散和并发症。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面部,避免外伤,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出现类似症状,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