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清洁: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去除污物和异物。避免使用含酒精或碘伏等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因为它们可能损伤新生细胞。对于严重的创口,可用专业的消毒液如过氧化氢清洗,但需谨慎使用。
2.止血:若创口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棉球轻压创口进行止血,持续几分钟。如果出血不止,需立即就医。
3.消毒:清洁后,可以使用温和的消毒液,如稀释后的碘伏,涂抹在创口周围,避免直接接触到深层伤口。
4.包扎:对于较浅的创口,一般无需包扎,但可以使用透气的创可贴保护。对于较深或者容易摩擦的创口,应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保持创口干燥和洁净,避免感染。
5.换药:创口包扎后应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每天1-2次,同时观察创口的愈合情况和是否有感染迹象。发现红肿、化脓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敷料并消毒。
6.饮食与休息:营养丰富的饮食有助于创口的愈合,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的食品。充足的休息时间也能促进身体自我修复能力。
7.避免二次伤害:遵医嘱,避免让创口再次受到外力撞击或摩擦,因为这会延长愈合时间。
创口处理得当能够显著加速愈合过程,减少感染风险,并尽量减小疤痕生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