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理性颤抖:
疲劳和过度运动:剧烈运动后,肌肉疲劳可能会导致短暂的颤抖。
寒冷环境:低温环境下身体会自主产生颤抖以维持体温。
情绪紧张或焦虑:心理压力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导致肌肉不自主地抽搐。
2.病理性颤抖:
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静止性震颤,即躺下时也可能感觉到抖动。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可引起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肌肉颤抖。
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等也可能引起不自主的震颤。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导致肌肉颤抖作为副作用。
低血糖:血糖过低时,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全身性的颤抖。
3.睡眠相关问题: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可能在入睡或睡眠过程中导致抖动。
梦境反应:做恶梦或剧烈梦境时,身体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抖动。
若这种抖动持续存在并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