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患者评估:在进行抽胸水前,应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超声)以确认积液的位置和量。
2.术前准备:
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清洁并消毒穿刺部位。
镇痛:根据患者情况,可以给予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体位:通常采用坐位,患者双手搭在前方桌子上,以便最大程度地暴露胸腔。
3.穿刺技术:
选择穿刺点:一般选在肋间隙,第7-9肋间为宜,避免重要器官和血管。
进针角度和深度:针头应保持一定角度,以便顺利进入胸腔且不损伤肺组织。
抽吸速度:控制抽吸速度,每次抽取不宜超过1000毫升,以防止出现肺水肿或复张性肺水肿。
4.术后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心率异常等情况。
穿刺点护理:注意穿刺点是否有渗出或感染迹象。
复查影像:术后可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抽水效果和是否有并发症。
5.并发症防治:
气胸:穿刺过程中可能误伤肺组织,导致气胸。应备有紧急处理方案。
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术后要关注局部皮肤和全身感染的迹象。
低血压或休克:快速抽大量胸水可能引起低血压,应及时纠正。
抽胸水是一项复杂的操作,需严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