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生机制:当直肠癌进入晚期,癌细胞可以脱离原发部位,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包括骨骼。这种过程被称为血行播散或淋巴转移。
2.常见转移部位:骨转移通常发生在脊椎、骨盆、大腿骨以及肋骨等部位。其中脊椎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约占骨转移病例的70%。
3.症状表现:骨转移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性骨痛,夜间加重;病理性骨折,即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局部肿胀和压痛;由于肿瘤压迫神经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如麻木、无力等。
4.诊断方法:常用的诊断手段有影像学检查,包括骨扫描、X线、CT和MRI等。PET-CT可以帮助发现全身范围内的骨转移病灶。实验室检查如血钙水平、碱性磷酸酶等也可辅助诊断。
5.治疗方案: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骨保护剂如双膦酸盐和地诺单抗等。对于特定部位的骨转移还可以考虑手术干预。
直肠癌骨转移是晚期癌症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监测是关键,可以及早发现可能的转移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