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足三里:位于胫骨前脊外一横指处。艾灸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功能,调节消化系统,有助于全身气血运行,从而间接降低血压。
2.太冲: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艾灸太冲具有疏肝理气功效,可以平缓情绪,帮助降低因情绪波动导致的血压升高。
3.涌泉:位于足底,在脚掌前部的凹陷区域。艾灸涌泉可以促进肾脏功能,调节水液代谢,对血压有一定抑制作用。
4.曲池:位于肘部屈肘横纹尽头。艾灸曲池能清热解毒,具有降血压的效果。
使用艾灸时需注意选取正确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同时要避免长时间施灸防止灼伤皮肤。艾灸只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