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急性喉炎: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可能导致喉部黏膜肿胀,影响声带振动,从而造成失声。除此之外,寒冷、烟尘刺激也可能加重病情。
2.声带疲劳或损伤: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或喊叫会引起声带过度使用,导致声带肿胀甚至小范围创伤,从而影响发音能力。尤其是教师、导游等职业人群,发生概率较高。
3.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可能刺激咽喉部组织,造成声带的慢性炎症或水肿。这种情况可能在清晨或空腹状态下更容易表现为声音嘶哑或短暂失声。
4.过敏相关反应:接触某些过敏原(如花粉、粉尘、动物毛发)可能使喉部黏膜因炎症反应而水肿,这可能导致声音改变甚至一时失声。
5.甲状腺问题或神经因素:一些甲状腺病变,如甲状腺手术后损伤喉返神经,或者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引发声带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失声。
6.心理或功能性失声:精神压力过大、突发情绪波动可能引发功能性喉部肌肉紧张,导致发声困难甚至短期失声。
7.其他少见疾病:如声带息肉、喉部肿瘤、颈椎病压迫神经等,也可能表现出类似症状。
如果遇到上述症状,需要注意避免继续用嗓,尽量休息,多饮温水,可使用空气加湿器保持环境湿润。如果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其他不适(如呼吸困难、咽喉剧痛),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