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酒精刺激胃酸分泌
酒精进入胃部后,会刺激胃黏膜,引发胃酸分泌增加。胃酸过多可能导致胃部产生灼热感或类似饥饿的不适感,容易被误认为是胃部“空虚”。
2.加速胃排空
饮酒会使胃的肌肉松弛,加快食物从胃到小肠的排空速度。胃内容物减少也会增强胃部空虚的主观感受。这种情况在饮用高浓度或大量酒精饮品时尤为显著。
3.脱水作用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身体排出更多水分,进而引起口渴和频繁饮水的表现。此时,体内实际上已经出现轻度脱水状态。
4.血糖水平的波动
酒精对肝脏代谢的干扰可能导致血糖暂时性下降,而低血糖会引起饥饿感和不适感,这也可能与胃部空虚的感觉相关。
5.胃黏膜损伤
长期过量饮酒或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可能直接损伤胃黏膜,诱发炎症和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溃疡形成。慢性胃病患者在饮酒后尤其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应注意饮酒节制,并在饮酒前适度进食以减轻胃部刺激。如饮酒后持续出现胃部不适、呕吐、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