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组织损伤:在直肠癌术后的恢复过程中,手术和放化疗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会产生慢性炎症或纤维化,这些变化可能持续多年,并导致排便时的肛门疼痛。
2.神经受损:手术以及放射治疗可能会损伤控制肛门区域的神经。有研究表明,大约30%至50%的患者在接受盆腔放射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排便过程中的感觉和肌肉控制,从而引发疼痛。
3.瘢痕形成:术后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可导致局部僵硬和弹性降低,影响正常的肠道活动。尤其是当瘢痕收缩或位于关键位置时,排便时的牵拉效应可能导致疼痛。
4.慢性放射性损伤:即使在多年后,放射治疗的迟发性副作用也可能存在,如放射性肠炎或直肠和肛门周围的纤维化。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局部不适或疼痛,特别是在肠道运动加剧时。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使直肠术后十年仍出现肛门疼痛。及时访问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评估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