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组织活检:应首先进行多点病变部位活检,以明确新生物的良恶性。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癌症或其他疾病的金标准。
2.影像学检查:建议进行腹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新生物的大小、边界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这有助于了解病变是否侵及周围组织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3.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中CEA(癌胚抗原)和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随访监测。
4.手术治疗:若病变为恶性并导致显著肠腔狭窄,一般需考虑外科手术切除。具体手术方案需根据病变位置、大小及浸润深度决定,可能包括部分结肠切除或全结肠切除。
5.术后治疗:术后视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放疗或化疗,尤其是在侵袭性高或存在转移风险时。
早期的专业介入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出现以上症状和检查结果应及早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