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铁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核心元素,负责将氧气运输至全身。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因此补充铁至关重要。
食物来源:红肉(如瘦牛肉、猪肝)、动物内脏、贝类(如牡蛎、蛤蜊)、深绿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
每日推荐摄入量:普通成年男性8毫克,女性18毫克,孕妇27毫克。
2.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的生成,如果缺乏,可能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食物来源:牛奶、鸡蛋、鱼类(如三文鱼、鳕鱼)、家禽和动物肝脏。
每日推荐摄入量:成年人约2.4微克,孕妇2.6微克,哺乳期女性2.8微克。
3.叶酸
叶酸同样参与红细胞生成,对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尤为重要。
食物来源:豆类(如鹰嘴豆、扁豆)、柑橘类水果、全谷物、绿叶蔬菜。
每日推荐摄入量:成人400微克,孕妇600微克,哺乳期女性500微克。
4.蛋白质及其他微量元素
蛋白质是人体形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锌和铜等微量元素在铁的代谢与利用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食物来源:瘦肉、蛋类、坚果、豆制品、全脂牛奶和富含锌与铜的食物(如海鲜、坚果)。
补血饮食应多选用食材中富含上述营养的食品,并避免同时摄入过多妨碍铁吸收的成分,例如茶中的鞣酸和钙含量高的食物,两者都会抑制铁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