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正常跳动,导致血液无法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大多数情况下,心脏骤停是因心肌梗死期间发生的心律失常而引起。房颤和室颤是最常见的两种心律失常,其中室颤是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因素。
2.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后的死亡。慢性缺血可损害心肌细胞功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心脏可能无法有效地泵出足够的血液,从而导致死亡。
3.心肌梗死还可能导致心脏破裂,这是一种极其危急的情况,通常会引发心脏结构的急剧受损,导致快速丧失心脏功能。
4.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因心脏的泵血功能严重受损而导致全身循环不良的状态,也是心肌梗死后可能引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肌梗死的迅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例如使用药物溶解血栓、介入治疗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以及密切监测心律以及时处理异常。有效的急救措施和医院内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