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类风湿因子:这是评估类风湿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结果呈阳性可能提示类风湿关节炎,但也可能在其他疾病如肝病、感染或健康人群中出现假阳性。正常值一般在20IU/ml以下,数值越高,相关性越强。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该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的特异性,阳性结果通常表明疾病存在或风险增加。抗CCP抗体水平较高时,与疾病严重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3.红细胞沉降率:ESR反映炎症的活动程度,数值升高提示炎症活跃。正常范围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数值偏高在风湿疾病中较为常见。
4.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用于评价炎症程度。正常值通常小于10mg/L,高水平提示急性或慢性炎症状态。
5.抗核抗体:ANA阳性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不仅要看ANA是否阳性,还需结合滴度和染色模式分析具体疾病。
6.补体(C3、C4):补体参与免疫反应,其水平下降可能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C3正常值为0.79-1.52g/L,C4正常值为0.16-0.38g/L。
7.尿酸: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与痛风、某些类型的关节炎相关。正常参考值范围男性为208-428μmol/L,女性为152-357μmol/L。
8.白细胞计数:风湿病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与疾病活动度或药物影响有关。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可伴随白细胞增高,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
通过上述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风湿性疾病,并评估疾病的活动情况。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