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有些止咳药含有可待因等阿片类成分,这些成分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缓解咳嗽,但同时可能引起副作用,如出汗增加和体温上升。这种效应通常是由于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2.另外,止咳药中常见的某些抗组胺成分,虽然主要用于减轻过敏或感冒症状,也可能干扰体温调节,导致发热或出汗。
3.个体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产生不同反应。有些人可能对这些活性成分更加敏感,即使在正常剂量下也会出现不适症状。
4.药物中的解热镇痛成分,如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虽然一般用于退烧,但偶尔也可能由于机体代谢变化,导致短暂的发热或出汗。
如果在服药后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尤其是伴随其他不良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以排除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