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症状描述: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排便时不适等症状。腹痛通常会在排便后缓解,这是IBS的典型特征之一。
2.病因和机制:
肠易激综合征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与肠道运动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肠道微生态失衡及心理因素有关。
某些食物如乳制品、高脂食物以及压力等可能会加重症状。
3.诊断与检查: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症状,符合罗马标准(如罗马IV标准)中关于IBS的定义。
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感染、炎症性肠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粪便检查以及结肠镜等。
4.治疗与管理:
饮食调整:高纤维饮食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而低FODMAP饮食可减少气体产生。
药物治疗:根据症状严重程度,使用抗痉挛药、止泻药或轻泻剂。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5.注意事项:若腹痛伴随发热、体重减轻、贫血或便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更严重的病因。
肠易激综合征虽不危及生命,但对生活质量可能造成影响。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调整,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