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适度降温:在感冒时,如果体温过高(一般超过38.5摄氏度),可以考虑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等。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退烧药。退烧药通常用于减轻因发热带来的不适和防止高热对身体造成其他损害。
2.促进出汗:出汗是一种身体自我调节的方式,可以帮助散热并排除部分体内毒素。在感冒的早期阶段,通过多喝温水或热饮料能够帮助身体出汗,从而使呼吸道保持湿润,缓解咽喉不适。如果没有高烧,穿着保暖适当的衣物也能帮助出汗。
3.注意补充水分:无论是通过降温还是出汗,都容易导致体液的流失。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每日至少饮用8杯水,以防脱水。
4.不同情况需区别对待: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可能对发热比较敏感,而另一些人则较为耐受。在采取措施前,应观察自身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处理方式。
感冒期间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合理选择降温或出汗方式,并注意休息与补充水分。在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的情况下,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