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生理性因素
婴儿的尿液颜色会受到饮水量和奶量的影响。如果摄入的液体减少,尿液浓缩,就会出现尿液发黄的情况。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或喂养不足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新生儿肾脏未完全发育,部分代谢废物的排泄效率较低,也可能导致尿液呈现较深的颜色。
2.饮食相关
如果婴儿正在母乳喂养,母亲的饮食可能间接影响婴儿的尿液颜色。例如,如果母亲摄入了某些富含色素或药物成分的食物,会通过乳汁传递对婴儿产生影响。
配方奶粉中某些微量元素(如铁)比例较高时,也可能让婴儿的尿液略显深色。
3.缺水或脱水
当婴儿摄入的液体量不足时,身体会减少水分排出,导致尿液变得浓稠且颜色变黄。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大便干燥、囟门凹陷等其他脱水迹象。
4.病理性原因
黄疸:新生儿在出生后数周内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疸,严重时黄疸也会导致尿液颜色加深。
感染:泌尿系感染可能引起尿液颜色变化,并伴有不安、食欲减退或发烧等症状。
肝胆问题:如果尿液颜色过于深黄甚至偏茶色,需警惕肝脏或胆道功能异常。
5.药物或者补充剂影响
某些维生素补充剂或药物可能改变尿液颜色,例如维生素B族药片使尿液发黄较为常见。
观察尿液颜色的同时,还应留意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哭闹增多、吃奶减少、发热或皮肤及眼白发黄。如果上述情况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尿液分析及相关指标,明确诊断并采取适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