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肛门周围的括约肌负责控制排便。当这些肌肉受损或无力时,可能导致控便困难。研究显示,大约50%至70%的肛门失禁病例与括约肌损伤有关。
2.神经损伤:控制肛门和直肠的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漏便。这可能发生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糖尿病等病症中。
3.直肠储存能力下降:某些情况下,例如直肠脱垂或炎症性肠病,直肠的容量和弹性减少,无法有效储存粪便,导致意外排便。
4.消化道疾病:例如肠易激综合征和克罗恩病等,可能影响大便的形状和频率,从而加大漏便的风险。
5.老年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括约肌力量和神经传导效率降低,研究表明,约15%的65岁以上人群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
6.手术或分娩后的并发症:骨盆区域的手术或自然分娩可能会损伤神经或肌肉,也可能引起控便能力的下降。
如遇到肛门频繁漏便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找到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通过专业检查可以更明确诊断,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以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