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病因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与免疫力下降密切相关。
糖尿病晚期:由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通常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加重所致。
2.主要病理机制
肺结核:以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为主,形成肉芽肿,感染可局限或扩散。
糖尿病晚期:持续高血糖损伤小血管和大血管,引起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肾病)及宏血管病变(如冠心病)。
3.临床表现
肺结核:典型症状包括长期低热、夜间盗汗、慢性咳嗽(可能伴血痰)、疲劳乏力及体重减轻。
糖尿病晚期:多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还会出现神经病变(如感觉异常或痛觉减退)、视力下降及足部溃疡等。
4.诊断方法
肺结核:胸片或CT扫描显示肺部阴影,痰液涂片查找抗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或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
糖尿病晚期:通过测量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结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病程及并发症。
5.治疗原则
肺结核: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疗程一般为6-9个月,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糖尿病晚期:严格控制血糖,需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防治并发症,并根据病情采取对症治疗。
肺结核与糖尿病晚期本质不同,但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弱,更易并发肺结核,两者共病会相互加重病情,需特别注意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