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能量平衡:身体的体重变化主要取决于能量平衡,即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之间的关系。即使增加食物摄入,但如果同时增加运动量或基础代谢率提高,也可能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同理,如果减少食物摄入而活动量也降低,则可能不会有效减肥。
2.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指的是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需求。个体的基础代谢率因年龄、性别、肌肉量等因素而异。例如,肌肉组织消耗的能量多于脂肪组织,所以肌肉比例高的人基础代谢率较高,可能会在摄入相对较多热量时仍不增重。
3.食物的种类和质量:同样的热量,食物的种类和质量也会影响体重变化。高蛋白质、高纤维饮食更容易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总热量摄入。而高糖、高脂肪食物则可能导致热量过剩,促进脂肪储存。
4.体内激素水平:胰岛素、瘦素、皮质醇等激素对体重调节有显著影响。这些激素可以改变饥饿感、食欲和脂肪储存方式。例如,长期节食可能导致瘦素水平下降,降低代谢率,阻碍体重减轻。
5.代谢适应:长期降低热量摄入会引起身体的代谢适应,降低能量消耗以保存能量,这种机制可导致减肥停滞。频繁或剧烈的节食还可能引起肌肉流失,进一步降低代谢率。
6.心理和行为因素:情绪和压力可能诱发暴饮暴食,或通过改变进食习惯影响体重。长时间不良的睡眠习惯也可能扰乱荷尔蒙平衡,增加体重。
合理的体重管理应包含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良好生活习惯等综合措施,而不是单纯通过增加或减少食物摄入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