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频率:大约15%的5岁儿童仍有夜间尿床的行为,且每年约有15%的儿童会自然好转。
2.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在孩童时期都有尿床经历,则子女出现尿床的概率增大。
3.发育因素:一些儿童可能因为膀胱容量较小或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而无法整晚控制排尿。
4.激素调节:抗利尿激素减少夜间尿液生成,有些儿童可能此激素分泌不足。
5.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或者生活环境的改变也可能导致尿床。
6.饮食习惯:临睡前大量饮水或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加重尿床现象。
处理措施可包括:
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尤其是上床和起床的时间。
2.睡前两小时内限制液体摄入,尤其避免含咖啡因或高糖分的饮料。
3.确保儿童在睡前去一次厕所。
4.积极鼓励而非责备,保持良好的心理支持。
5.若情况持续,可咨询儿科医生以排除潜在的医学问题,并考虑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选项。
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尿床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但若长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建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