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其摄入可以导致大脑功能的改变,影响小脑的平衡与协调功能,导致眩晕。当大脑无法正常控制身体的平衡时,个体就会感到天旋地转,这就是眩晕。
2.低血糖反应:酒精可以影响肝脏的糖原分解能力,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尤其是在空腹饮酒或过量饮酒时。这种低血糖状态可能引发出汗、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
3.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酒精具有利尿作用,增加排尿量,从而可能导致轻度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而这两者都可能引起眩晕和出汗。
4.心血管系统影响:饮酒会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继而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造成眩晕。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也可能引起出汗。
5.毒性反应:一些人对酒精特别敏感或因代谢酶缺乏(如乙醛脱氢酶),导致酒精难以被快速代谢,体内酒精浓度上升,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长期过量饮酒不仅容易导致急性不适,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长期损害,应适量饮酒并注意身体的反应。若饮酒后出现严重的反应,应及时就医。